那组照片拍在今年二月,休斯顿的空气中似乎还飘着一点点对未来模糊的期待。杰伦·格林、阿尔佩伦·申京、小贾巴里·史密斯和塔里·伊森,四位年轻人并肩而立,他们是火箭队重建计划的核心,是球队杂志封面想要向世界展示的“未来”。
画面里,申京的笑容带着些青涩,格林的眼神则透出他惯有的冷峻,史密斯和伊森站在两侧,青春的气息几乎要溢出画面。那时,常规赛还未结束,没人能预料到接下来的几个月,球队的命运会以如此剧烈的方式转向。
变化始于休赛期,猛烈而迅速。球队管理层展现了重塑阵容的决绝。先是从布鲁克林篮网换回了旧将狄龙·布鲁克斯,随后,那笔震惊联盟的交易发生了:克里斯·保罗先签后换加盟勇士,而火箭则得到了未来名人堂控卫弗雷德·范弗利特。这清晰地表明,火箭不愿再等待年轻人缓慢成长,他们需要即战力,需要赢在当下。
于是,封面上的四人组,命运就此分岔。杰伦·格林,那位曾被寄予厚望的榜眼秀,在范弗利特到来后,战术地位面临调整,他的名字开始频繁出现在交易流言中,最终作为筹码被送往他队,令人唏嘘。小贾巴里·史密斯和塔里·伊森,这两位充满潜力的锋线,也在一系列后续操作中成为换取成熟球星的关键部分,相继离队。
转眼间,当初并肩而立的四人,只剩下阿尔佩伦·申京还穿着火箭的球衣,并且是球队战术体系中至关重要的一环。他从一个策应型内线,进一步进化成为球队进攻的轴心,他的篮下技巧、传球视野和日渐提升的领袖气质,让他成为了这支新火箭当仁不让的基石。
如今再回看那期杂志,不禁让人感慨职业体育的残酷与瞬息万变。一张封面,定格了某个时刻的期望,却也成了此后巨变的见证。曾经被共同描绘的蓝图,在现实的博弈中迅速改写。唯有申京,从那张代表“未来”的合影中走出,真正地扛起了现在的责任。他的留队与成长,是那期封面故事唯一延续的篇章,也承载了火箭队新一轮征程的最重期望。